我是一名山西人,从小在黄土高原上长大。对于水的认知,最初源于家乡的沟壑与有限的河流。然而,通过书本和历史故事,一个遥远的名字——襄阳,却在我心中占据了特殊的位置。郭靖黄蓉镇守襄阳的侠义传奇,让这座汉江边的古城成了我心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象征。怀着对“大江大河”的向往,以及对水文事业所能承载的那份沉甸甸责任的认同,我十分荣幸地成为了长江水文汉江局河道勘测中心的一员。对我而言,这不仅是职业生涯的开始,更像是一场跨越地理的奔赴,从厚重的黄土高原,来到了润泽的汉江之滨,亲身感受这片曾被英雄守护的土地。
初入中心,整洁的环境、精密的仪器与书柜里的各种专业资料,都让我感受到一种沉稳而专业的氛围。作为一名新人,我既兴奋于真正投身水文事业,也不免有些忐忑,我能胜任吗?入职初期的日子充实而有序,我逐渐明白,我们的工作远不止于测量几个数据、绘制几张图纸,而是为江河“把脉”,为防汛抗旱、水资源配置和重大工程提供关键支撑。河流,从此在我心中,不再只是历史故事里的背景,更是我需要用脚步去丈量、用专业去守护的现实疆场。
而真正让我对“水文人”这三个字产生深刻理解的,是入职后不久接到的西藏测量任务。当培训期间突然接到赴藏通知时,我的心情复杂难言。既有对雪域高原的向往,也有对未知环境的忐忑,更有一份对专业挑战的期待。
抵达西藏后,严峻的自然环境给了我深刻的初印象。稀薄的空气、强烈的紫外线,每一步行走都比平时费力许多。我被分配到测量小组,跟随经验丰富的波哥学习RTK操作。尽管大学时接触过相关知识,但实战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需重新熟悉。波哥不厌其烦地从基础教起,让我真正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
随后与高哥一同进行断面测量的经历更是难忘。令人惊讶的是,这位看似成熟的同事竟比我还小一岁,却已能在复杂地形中独当一面。在贡嘎机场附近的密林中,我们扛着仪器穿行,克服陡坡与荆棘的阻碍。这段经历让我迅速褪去书生气,在实践中成长为合格的外业测量员。
后期,我有幸在辉总的小组中担任临时小组长。这个岗位让我学会了从更全面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完成测量任务,更要统筹安排、确保组员安全。这份责任让我对团队协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西藏的一个月,是对意志和专业的双重锤炼。回到汉江局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论身处汉江之滨还是雪域高原,水文工作的内核始终如一:那是求真务实的态度,是克服困难的勇气,更是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负责。这段经历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水文工作中继续前行。
江河万里,始于足下。我来自山西黄土高原,因历史的感召来到襄阳汉江之畔,又因事业的召唤经历了西藏高原的洗礼。这条独特的轨迹,让我对水文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未来,或许还有更多“高原”要攀登,更多“险滩”要跨越,但我已做好准备。愿以江河为卷,以脚步为笔,用青春与汗水,在这条奔流不息的汉江上,写下一名水文新兵的坚实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