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心灵驿站

守汉水安澜之责,绘自我成长之卷

作者:孙亚 责任编辑:汉江局网管 来源:汉江局 发布时间:2025-09-28

入职以来的工作经历,无论是西藏雅江测量,还是秋汛水文测验对我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也是一场收获满满的成长历练。从水下地形断面测量与水为伴,到岸上断面测量踏遍山野,从内业制图细致严谨,再到秋汛水文测验紧张忙碌,每一项任务都让我对水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在实践中不断突破自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初涉雅江水下地形测量时,我便被这片江河的“脾气” 上了一课。不同于平原地区的平缓水流,雅江的江水带着高原特有的湍急,水下更是暗藏玄机,看似平静的江面下,可能藏着深达数米的沟槽,也可能有突兀的暗礁阻碍测量。这就要求我们提前反复研究测区资料,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来确保测量数据的精准性以及设备人员的安全。印象最深的一次测量作业是我们正沿着预设断面推进,测船突然被一股暗流裹挟着偏离航向,水流湍急的河面上,测船被河水“裹挟”着往下游飘去,十多秒便消失在我们视线中,遥控器中信号也随之出现波动,我们迅速冷静下来,一人在树林中开拓道路,保证前行速度,一人迅速调整船的航向,密切观察连接信号变化。当屏幕上重新出现连续、稳定的水深数据,测船重新出现在我们视线中时,我长舒一口气,这才发现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水下地形测量工作不仅是与仪器的配合,更是与江河的“对话”,唯有敬畏自然、沉着应对,才能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与水下地形测量相比,岸上的断面测量则是对体力与耐力的双重考验。雅江沿岸多为山地地形,大部分区域都没有成型的道路,我们只能拿着测量仪器,在崎岖的山路上、密林中艰难前行。高原地区氧气稀薄,走几步就会气喘吁吁,有时还会遇到突如其来的降雨天气,这也给测量工作增加了难度。但每当看到手中的仪器精准捕捉到地形数据,想到这些数据将为雅江流域的治理、水利设施建设提供重要依据,所有的疲惫便会烟消云散,因为我们脚下的每一步、记录的每一个数据,都是为了让雅江流域的发展更有方向,让沿岸百姓的生活更有保障。

如果说外业测量是“冲锋陷阵”,那么内业制图就是“精雕细琢”。将外业测量获取的海量数据整理、分析,并转化为地形图,考验的是耐心与细致。每一个数据的录入、每一条线条的绘制,都需要反复核对,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图纸出现偏差,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在制图过程中,我基本掌握了各类制图软件的操作技巧,也学会了从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图纸的实用性与美观性。当一张张清晰、准确的地形图呈现在眼前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也更加明白了内业工作在整个测量项目中的重要性。

秋汛期间,淅川区域水量骤增,水流速度加快,水位变化频繁,为保证测验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我们在值班室内24小时轮流值守,密切监测水雨情,使用流速仪及时测量流量、流速等水文要素,并将其变化情况及时记录上报。在测验的过程中,大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无论是数据记录、仪器操作,还是后勤保障,都做到了无缝衔接。正是凭借着团队的力量,我们成功应对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为防汛工作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水文数据,为保障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让我在专业技能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让我在思想层面有了深刻的感悟。我明白了自己的工作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份肩负着责任与使命的事业。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纸,都承载着对成果质量的承诺,对人民安全的守护。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才能克服一切困难,顺利完成任务。未来,我将把此次工作中的收获与感悟运用到后续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