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培训见闻感悟
作者:王仕琪 责任编辑:汉江局 来源:汉江局 发布时间:2019-07-25经过十多天的岗前培训,我们马上就要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工作地点涵盖了从四川到上海的长江流域,这是很令人激动与震撼的。
第一天的见面会程局长率先发言,他给我们提出了三个要求:1.有理想,在我们向着“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奋斗中,始终要做到面向未来,树立高远的理想;2.有格局有品味,新人到岗,疑惑与彷徨是常见的,要把视野打开,把各项工作努力做好;3.懂得感恩,程局长用重庆的市树——黄果树为喻,告诉我们不畏世俗,做好自己的道理。随后刘局长送给我们四个字:定、诚、勤、实。我们在做到这些的同时,也要具备知遇之恩和报答之恩。
其后两天都在水文大楼开会,各位领导安排让我们了解到了诸如:安全生产、礼仪规范、行业发展概况等方面的知识,为我们讲解的专业人员都是各个领域的翘楚,我感觉学习这些知识自己很受用。
从武汉出发,前往均州,见习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体系下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它承载了70%北京市的城市供水和100%天津市的城市供水,以及沿途诸多地区的供水任务。为了保证“一江清水送京津”,丹江口水库的其他职能都有相应的压缩,由于供水导致的丹江口大坝出库流量减少,发电机组也不能做到全功率运转,这就是发电经济效益向供水社会效益的倾斜现象。
出均州,途径荆江大堤,了解到了在三峡大坝未竣工前荆江河段的巨大防洪压力和舍弃公安蓄滞洪区,保证武汉下游重点城市安全的取舍策略。1998年长江全流域洪水,在极其危险,决策是否开闸蓄洪的关键节点,长江委水文局临危受命,解决了沙市站水位的精确预报难题,为科学防洪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和数据支持。老一辈水文人的这种担当和奉献精神,是我永远的奋斗目标和个人追求。
来到宜昌,这里坐落着三峡大坝这座宏伟建筑,进入左岸发电机组部分,水流冲刷涡壳击打在水轮机上,水轮机带动发电机产生了源源不断的电能,巨大的机械摩擦声在我们耳边萦绕,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了这一中国壮举,三峡大坝的成功修建,为我国的水利事业传递出了优秀的国家名片。在三峡库区下游的黄陵庙水文站,我们进行了精彩刺激的新员工篮球赛,虽然最后“新员工队”遗憾落败,但是上场运动员蓬勃的朝气和敢拼敢打的气质,彰显了水文人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完成了“外业”任务后我们还去了武汉黄陂的姚家山,进行了团建活动并参观了新四军的抗战纪念馆。这里是当年新四军革命英雄们为了夺取抗战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他们当年的艰苦奋斗换来了我们现在优渥的学习与工作条件,我们没有理由遗忘他们的丰功伟业,也没有理由在胜利的成果上固步自封。
结束了总局的任务,我们汉江局的十名新员工集体来到了汉江局局机关所在地襄阳,听取了林局长给我们的欢迎致辞和工作要求讲话,林局长强调:水文测验任务一般来说并不复杂,但是社会现在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一步的现实需求,我们只有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发展机会。林局长还对我们提出了三点要求:1.放下身段,虚心学习;2.学会自我调节;3.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亮点,要做到一专多能。这些讲话精神都是对我们的实际要求,没有一点空洞的言论,希望自己在工作中切实做好这些点,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水文职工。随林局长之后是各分局长的讲话以及优秀员工代表的讲话,他们对我们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要求和希望,这些殷勤详实的谈话都能提现出水文大家庭的和谐气氛与新人关怀,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最后一场的讲座由优秀老职工代表“老侠”来做,他为我们分享了他在年轻时的水文工作经历和艰苦朴素生活图景,以及那种半个月看一次报纸但是没有丝毫抱怨的任劳任怨气质,他在水文站写下了“迎朝夕送晚霞三年五载山为友水作伴春夏秋冬”的楹联,他去了人迹罕至的纳木错测流,他在4700m的高原写下了篇章,他为我们分享了一望无垠的星海,高飞屋脊的鸟,以及填充湖面的鱼……工作是辛苦的,但是辛苦中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这样的辛苦,也就不感觉累了吧?
经过十多天的培训和学习,让我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长江水文大家庭是和谐的大家庭,我希望在这个大家庭中茁壮成长,早日成为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