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心灵驿站

采样队伍中的“运输兵”

作者:尹世锋 胡天忠 责任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01

汉江局承担的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项目队伍中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驾着如专业厂家送“牛奶”一样的冷藏车,每天在采样点与送样点之间马不停蹄的奔跑着,被称之为水样接送的“运输兵”。

之所以称之为“兵”,就像我们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一样,为完成祖国交给的“撤侨”任务,进入危险地区接送同胞、安全送达到祖国的怀抱,同样,“运输兵”也要经受“接、送、交”三个阶段的艰难考验,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到达测区,就进入了待命状态,几时几分到什么地点接到采样人员的水样集装箱,几时送到指定的水环境分析室,都要经过充分精细的计算,时间上要做到无缝对接。不然的话,随时可能出现接不到样,接到了样送到了地点超时了或工作人员下班拒收等情况。为此,战前制定好战略路线图和时间表,精心谋划是关键。还要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路况等信息,及时调整工作时间,改变行车路线,这对“运输兵”的随机应变能力是个极大的考验,一切可能的因素都要考虑在内,做到统筹帷幄,决胜千里。

在送的阶段,最为惊险,要保证手中的“水样”符合质量要求,安全及时送到指定的地点,不能出现一丝意外,否则“安全护送”就前功尽弃。“运输兵”每天在路上要跑500多公里,路上的各种情况不胜枚举,极端天气、突发事故,甚至遇上大量的“运煤车”与你竞赛或堵你,让“运输”起来需要小心又小心、安全又安全。冷藏车只有驾驶和副驾两个座位,坐的可不像其他车那舒服,直挺挺的脚不能伸展,一天坐下来身体僵硬难受。高德地图加上地方交通广播电台的交通信息成为他们制胜的法宝,高速路、省道、还有乡村公路都是他们的运输线。冷藏车温度控制也很关键,常常为能不能找到电源发愁,找到了电源还担心夜里是否正常供电,像士兵站岗一样半夜还要经常起来检查下,确保温度控制在0-5度之间。

在交的环节,“运输兵”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战斗能力,几十斤的水样箱有的只能一层一层的搬到5楼、6楼,一趟下来累的程度不可言喻。与此同时,用冉曦局长的话说,还要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运输兵”只有一名送样人员和一名专业司机,2个人就是一个战斗小组,对应的却是7个省近40个不同的接样单位,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加之我们是第三方采测单位,本能的不相容让沟通变得艰难。地方水环境分析监测站是坐等送样上门,开始的“门难进,脸难看”“闭门羹”“拒收”等情况,让我们的“运输兵”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也只有他们体会深刻。“兵”就要个“兵”样,他们以规范的工作质量和长江水文人良好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地方水环境分析监测站的肯定和赞赏。一封封表演信和感谢信,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

一年来,我们的“运输兵”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8台运输车,行程达4万多公里,安全运输无事故,为汉江局采测分离项目“最后一公里”顺利完成做出了贡献。

新的征途已开始,为我们优秀的采样队伍加油、点赞!

 

持续的冰冻暴雪天气并没有阻碍收样送样工作,收到采样组的样品后,立即要送到100多公里外的监测站

安徽、河南断面多,一次要交十多箱样品到监测站,任务多时一天要交2个监测站

遇到节假日,需要在第二天交样,采样人员下午4点后才能开始采样,等回到交接点时,已经到晚上7点多了。“运输兵”要加班加点进行样品交接。

为了保证第二天采样顺利进行,每天“运输兵”给采样组准备保温箱、冰块、温度计等采样用品,晚上还要找有冰箱的地方冻冰块,以控制冷藏箱的温度。

全国大范围降温降雨,给采样交样运输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在第四方的监督下仍然冒雨有序地进行样品交接。

由于地表水监测断面大多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加上持续的降温降雨,采样人员采完一个断面衣服鞋子全是泥水。

每月要回收大量的样品瓶,瓶内的残留液体要拉回襄阳集中处理。

总站调整了样品方案,样品增加,样品箱一个人搬运很吃力

近退休年龄的刘瑞平搬着沉重的样品保温箱到监测站5楼的化验室,在断面较多时需要搬7、8箱上楼,他顾不上病重住医院父亲,奔波在各个监测站之间。

接样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检查运来的样品,并对温度、封条、箱号进行拍照上传。

接样人员逐一核对样品编码、项目、数量、标识、温度、外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