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心灵驿站

温暖河南人

作者:陈红梅 责任编辑:管理员 来源:党群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2-21

大年初四,老公开着自驾车,冒着风雪,带着我、妹妹和女儿,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河南平顶山尧山天龙池滑雪场。

提起河南,我总会情不自禁的竖起大拇指。谈起河南景点,我都能如数家珍:大到赫赫有名的龙门石窟、嵩山少林寺、白马寺、开封府、清明上河园,小到小有名气的灌河漂流、云台山、坐禅谷,都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让我们的假日生活丰富多彩,也让我们从这些文化景点中了解了河南的厚重。

河南地处黄河流域,一马平川,沃野千里。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河南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间长达3000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200多位皇帝在此建都、执政。全国八大古都河南就占据了四个:郑州、安阳、洛阳和开封。它是中原文明的发源地,可谓“一部河南史半个中国史”。

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原大地诞生了中国四大发明,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个地动仪、浑天仪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轩辕黄帝在这里撰写了《黄帝内经》,仓颉在这里造字,许慎在这里编撰了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这里孕育了韩愈、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李贺等文学巨匠,开创了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许多光辉诗篇。永载史册的花木兰、岳飞、杨家将、包青天,为中原人民乃至华夏儿女留下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佳话,千百年来为世人所景仰。

河南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河南的景点一直成为我们假日旅游的首选。我们利用节假日和家人踏上这片土地已数十余次了,不仅钟爱这里的文化景观,也对这里的人民情有独钟,给我的印象一直是那么的热情、爽直而实在。

我和妹妹一直期盼去河南平顶山的尧山天龙池滑雪。春节期间,我就在动员老公和女儿同去滑雪。大年初四,老公实在拗不过我们,不顾天气情况的恶劣,开车前往。途中遇风雪和堵车,只能停车观望、静候。车窗外是漫天飞舞着的雪花,但仍有很多人迫不及待的下车步行前去。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还有家人急切期盼的神情,我也开始越来越兴奋起来,心急如焚,真想早点到达滑雪场。但无奈天公不作美,平时只需4个多小时的旅途,这天用了近8个小时的时间,到达尧山滑雪场已是下午四点了。

老公本打算让我们第二天上午再去滑雪,说现在雪下得越来越大,明天上午来,这样时间也充裕些。奈何我们“士气正旺”,车刚到山顶滑雪场的停车场,我们就三步并做两步,飞奔向滑雪场,匆忙戴上雪具及防护用品。刚摆好架势,就听见广播里传出:“自驾的旅客请注意:由于天气原因,山路结冰湿滑,请开私家车的朋友,尽快下山。”老公闻听,恋恋不舍地脱下滑雪鞋帽,对我说:“我先下半山腰等你们,你们滑完就下来,我们再汇合。”我点点头。开始我还有些担心老公一人开车下山不安全,可心想他也是老司机了,多次出去旅游,也经历过这样恶劣天气和道路。在妹妹和女儿的欢笑中,我慢慢忘记了担忧。我们在雪地里开始艰难地行走、摔倒、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摔倒后,经常听见旁边操着河南口音的游客说:“来,我拉你一把”。有一次,我的眼镜摔得离我两三米远,一位操着河南口音的游客给我艰难地捡起来,慢慢滑向我,送到我手上。此情此景,真让人倍感温馨。还有热心的河南游客给我们传授滑雪技巧,教我们在雪地里行走、加速、转弯、摔倒。不一会儿,我和妹妹慢慢可以自如地行走,抬头瞧见女儿已经攀上坡顶的滑道,潇洒自如的向下方滑行,女儿不时的滑到我们身边,耐心的给我们指导。没过多久,我从自如行走到能滑行几米、10几米,还可以顺势转弯了。滑雪带来的快乐让我们忘记了时间和天气,直到广播又一次提醒,女儿从背包里摸出手机,慌忙对我们说:“爸爸打了好多电话,他一定等急了。天都快黑了(其实才5点半),我们赶快走吧!”这时我们才慌张和焦虑起来。

等走出滑雪场,看到道路结冰十分严重,陡峭的山坡上三三两两停了不少车辆(双闪灯开着)。我们已经顾不上鹅毛大雪,一个个长发冻成了冰柱,也更没心情欣赏平时最爱的景色,三人互相搀扶着艰难下山。我们在距离滑雪场3-4公里处,遇见老公走上来迎接我们,仔细一瞧,四个人衣服、帽子、手套、眉毛都是雪花,都成了雪人啦!看到这我有些自责……。老公说:“我们的车离这还有2-3公里,小心!我们快点到停车处看看是什么情况。”不知走了好长时间,我们来到了车停的位置,由于道路太滑,沿途路边停了多辆汽车,路上还有亦步亦趋的车辆,无法前行。我们只好放弃开车念头,相互搀扶步行下山,时不时以各种姿势轮番摔倒,刚开始虽然摔下去有点疼,但是第一次体验雪地里夜行的新奇感,不禁一边气喘吁吁,一边高声谈笑着……。走的时间长了,渐渐地,感觉道路湿滑,频繁摔跤,尤其是女儿觉得累得寸步难行了,露出畏难情绪,埋怨我自找苦吃。路过的河南游客见此情景,鼓励女儿:“没事,姑娘,坚持一下,马上就下山啦!”“下山有空调就暖和啦!”。虽然我们后来住在农家小院,条件差,根本无空调,但这温暖的鼓励,还是给女儿带来了勇气和力量。

我们又累又饿,好不容易出了山门,看到了1号农家小院,仿佛看到了希望,我急切地询问有没有吃住的地方?。可每问一处,那里的主人都是摇摇头说,吃住都满了。由于山路崎岖结冰难行,走的时间太长,手脚都有些麻木了,这时的我们像败兵似的,但为了找到农家小院吃住,我们忘记了疲惫,专心致志、不停歇地走着……。直到问到18号小院,迎上前的是一位50岁出头的一位热情、爽快、干练的大姐,我急切地问:“大姐你这有住的地方吗?”她说:“没有了,但还有间是我住的房间,你们若不嫌弃,我再给你们加个床”。我说“那多不好意思,那你没住的了”。她说:“不是节日和这天气,我们也不可能遇见,既然来到我这,就证明我们是有缘人。我在厨房里的沙发上睡,那有通风火炉暖和。”当时我看看手机才知道,已经是晚上9点半了。我们怀着感激的心,像久别遇故知的感觉,倍感亲切和感恩!来到这里如回到自己家中。大姐很周到的先把生好的柴火盆端到客厅,然后说:“你们衣服湿了,我房间的衣服可以先换换,等吃完饭再烤干”。那晚我们围着这盆火,烤干了湿衣、围巾、鞋帽。

我们到过全国各地多处景点,住过星级酒店和农家宾馆,但这位大姐在这个冰天雪地的夜晚,用公道的住宿、饮食价格,维护了河南人民留下的好印象。我想起了十年前,妈妈在少林寺门口排队的情形,当时全国尚未统一规定60岁以上老人门票减免或优惠,而少林寺已率先执行。工作人员主动让我妈妈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休息,不用排队。三年前,在郑州火车站检票口,对老幼孕残绿色通行,检票员凭票提前主动放行。一桩桩、一件件,传递了河南人民的热情、朴实和真诚。

喜爱旅游的我们,到过无数的地方,也见过无数的人们,可那晚的经历给了我们从未有过的温暖,那晚的饭菜也是从未有过的美味,那晚的一盆柴火更是温暖了我们疲惫的心,给了我们旅行中从未有过的感动。

河南是中原文化发源地,更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我爱这里的文化,更爱这里的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