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心灵驿站

【我的2015年】 山的那一边

作者:晋涛 责任编辑:余彦新 来源:襄阳分局 发布时间:2016-02-23

编者按:回顾2015,水文汉江局广大干部职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努力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前行,为推动事业稳步发展和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显著成绩。在这一年汉江水文人共同见证了:第一次承担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第一次独立完成水平衡测试,第一次开展水资源论证、第一次走出国门开展尼珀尔西塞提水电站水文河道观测,第一次承担国家地下水水质监测工程;他们在工作中感悟到了繁忙而又充实,喜悦中充满感动。特别在经济创收工作中,职工足迹遍布新疆、湖北,还有云贵高原的山山水水,汗水洒满山洪调查评价的村村寨寨,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点点滴滴仍然历历在目。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大家的拼搏奉献同时,也共同收获了喜悦与感动。为记述过去的一年走过的历程,展示该局干部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弘扬汉江水文人拼搏奉献的正能量,该局开展了“我的2015”征文和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现选择部分作品上传网络,以飨读者。

 

2015年3月中旬,我随二十多位队友经过两天行程来到贵州省黔南州这片多彩的土地,参加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外业工作。两个多月的调查经历,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4月的黔南州,杜鹃花开了,一团一簇映红了整个山坡。放眼望去像是队友们开展的山洪灾害调的场景一般火热。

4月5日,像往日一样,我们一大早出发,目的地是黔南州靠西南边界的一个叫冗林的小村庄。山路蜿蜒崎岖,车行其间,颠簸不已,队员们早已习惯了这种人在车里时而平静时而东倒西歪旅途体验。每天早出晚归,晚上还要加班处理当天的资料,加上白天的颠簸,疲惫是自然的,好在山里的风景不错,一切都是自然本真的样子,多少缓解了一些疲劳。山里的天蓝的像是儿时的记忆,挂着些许雪白的云朵。云朵下面是郁郁葱葱一片绿色,时而闪过的草地,开着五颜六色的不认识的野花,安静而淡雅的点缀在路旁,一派祥和宁静的田园风光,即养眼又养心。车行两个多小时后,开始翻越大山,车窗外的风景也开始渐渐发生了变化,植被慢慢减少,黝黑的山体裸露出来,越是向上,裸露的越多,到了山顶,车窗外只剩下一根根巨大的石柱屹立在道路两旁。沿着陡峭的乡间公路下到山脚便到了今天的目的地。这是一个不大的村庄,位于两山相夹的谷底,村民们在有限的空间开垦土地,修建梯田,看上去似世外桃源一般。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在村民的指引下来到村组长的房前,村组长姓王,正在自家门前干农活,我们说明来意,王组长热情的向我们介绍了村子及历年洪水的情况,在对村庄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后,队员们按照分工开始了有序的洪调工作。临近中午吃饭时间,王组长招呼我们到他家里吃饭,队员们做完手头的事情便陆陆续续来到王组长的家里准备吃午饭。开饭了,我们五个队员加上王组长共六人围坐在稍显空荡的堂屋里,午饭即隆重又简单,一锅黄豆干炒鸡,一份水煮青菜。饭菜虽简单,却凝聚着组长的一片热情,黄豆干炒鸡是一道当地的美食,是贵客临门时主人家用来招待客人的佳肴,鸡需要当场现杀,而在农村,一般是过了年到集市上买鸡苗,养上一年到了年关才宰杀来过年的。从王组长门前院子的斑斑新鲜血迹可以看出,我们面前锅子里的这只瘦小的鸡子两小时前应该还是在院子里悠闲的踱着小碎步的。饭间,王组长向我们介绍到,这个村子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也不方便,村里主要经济作物是玉米,村民普遍收入很低,没有太多的经济收入来源,村子又常常受到洪水威胁,有几年八月十五左右,洪水半夜从山上下来,村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洪水把整片整片的玉米都冲走了,村民一年的忙碌颗粒无收。听了王组长的介绍,我开始留意起王组长来,一副普通的农民面容,黝黑的皮肤,四十多岁的脸上刻着许多皱纹,眼睛里平淡又挂着丝丝哀愁,我低下头看着面前的黄豆干炒鸡,一时难以下筷。这个时候我才注意到,王组长虽和我们共坐一桌,却并不吃鸡子,只是偶尔夹点儿黄豆或者青菜就着米饭吃。两道菜,六个人,简单的一顿饭,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这一刻,我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更体会到这份工作的重量,它不是简单的写写画画,算算数据了事,而是实实在在的担负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的重任。

下午完成村庄的洪调准备离开之际,王组长留我们吃过晚饭再走,我们婉言谢绝了他的邀请,留下心底的感动和内心满满的责任感踏上了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