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调查意义大
作者:耿文杰 责任编辑:潘晓荣 来源:襄阳分局 发布时间:2015-03-26
3月10日,一大早从平塘县城出发,根据昨晚的安排向偏远的卡蒲毛南族乡摆卡村进发。因为昨晚下了一夜雨,加上出城的一段路在修路,大部分路又是乡间路,都是泥浆。汽车摇摇晃晃的,翻过一座山,又翻过一座山,一路上岔路太多,连问了7、8位老乡才确定方向没有走错。给我们开车的黔南水文局的柳师傅是个老司机,也只知道摆卡村的大概方向,我们更是只能看地图判断方向。
经过近2小时的颠簸,终于在下了一个长长的大山坡之后到达摆卡村,我们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小村子位于大山间一块巴掌大小的平地上,不是亲眼所见,真是难以想象偏僻的大山之中会有几十户人家聚居的地点。
昨晚下了雨,山间空气清新,正值春季,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山上桃红李白,山脚下房前屋后都是黄灿灿的油菜花,漂亮极了,真如世外桃源。
早知道我们是来做山洪灾害调查测量的,村主任石主任热情的接待我们,据村主任介绍,卡蒲乡位置偏僻,东边与独山县接壤,南部和广西自治区南丹县接壤,是全县唯一的毛南族自治乡。全村50多户居民绝大部分是毛南族,是县里的贫困村。村里面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依靠打工挣钱,最近几年村里盖了不少新房,以前寨子里的老木房子都星星点点分布在山上,地势太高,出门很不方便;新房靠近公路,村民搬进新家之后,山上的老式的、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木房子都慢慢荒废了,无人居住。
我们开始了紧张的测量,同时开始入户调查。老乡们真是热情,在楼顶架设GPS基站的时候,老乡热情的帮助我们抬电瓶、搬运仪器;洪痕调查的时候,手上正在忙着做饭的、盖房子的、喂牲口的都赶忙停下手中的活,给我们指认洪痕,讲以前发大水的情况;入户调查的时候,老乡又是热情的指路,遇到邻居家里没人的时候,介绍邻居家的情况。虽然语言不通,毛南族的土话如同天语,听起来很困难,但是并没有阻挡老乡的一份热情。山洪调查的顺利开展,有大山深处老乡们的一份功劳,真是从内心深处谢谢他们。
随着测量深入,我们慢慢发现了问题。村里最近几年只在2009年和2014年发生洪水,2014年水量并不大,可是村民受灾反而比2009年更严重,低洼处的几家进水1米多,家具粮食都泡在水里,去年的洪痕还清晰的留在白墙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是人水争地的矛盾。随着村民陆续从山上搬家下来,新房子越盖越多,可是村子里只有一块小小的平地,从山上看房子密密麻麻的,摞在一起,后来盖房子的就只能把房子建在山间的行洪道上。平时枯水季节水小,水走人工修建的排洪道流过。雨季水大的时候,就漫过了行洪道,从山间的庄稼地里流过,平时的田地变成了洪水通道,山洪肆意冲过,所以房子受灾严重。
可是老百姓有什么办法,山脚下的土地是有限的呀。
就在我们测量进行的时候,村里面还有几家在盖房子,大部分都是3层楼,村民们干的热火朝天,一家比一家房子盖的漂亮,如果不是村主任介绍,从外表看真看不出一点贫困村的模样。
到黔南参加山洪调查测量20多天,每一天都是劳累的,辛苦的,期望我们辛苦的劳动能为乡亲们减轻一点灾害,如果有一天山洪治理项目实施的时候,能为他们减少一点点损失。
我们从心底里明白,要真正实现人水和谐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毕竟我们国家人口太多了,土地资源太少了,大家都说,到贵州的20多天,大山给我们上了一课,老乡给我们上了一课,现实给我们上了一课,大家学到了很多水利教科书上学不到的东西。
中午在老乡刘绍喜家吃饭,饭后我们拿钱给老刘,老刘死活不要,说我们是给村民来做好事的,我们推说要忙着开工,把钱放在老刘家的媳妇手上,老刘追了老远,到我们测量的山脚下把钱还给我们。对这样朴实的乡亲们,我们能说什么好呢?
下午测量结束的时候,几个老乡又赶忙帮我们收拾仪器,抬电瓶下楼,留我们在村里过夜。天色快黑了,我们忙着赶路,担心天黑了走山路不安全,只好依依不舍的和乡亲们告别。
愿村里毛南族老乡的生活能一天天好起来,愿老天保佑他们,少一点灾害,生活幸福,这是汽车沿着山路爬坡往外走,消失在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的时候,我内心里想说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