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心灵驿站

我的兄弟

作者:张生稳 责任编辑:徐斌 来源:技术室 发布时间:2015-01-23

国庆佳节,接到李兄的电话,我先习惯性地问他在哪里,他说在淅川水文站值班。我心想,自他调到淅川站以来天天就在站上,准确地说,那不叫值班,那叫值守。新建站,测站建设和水文测验任务还离不开人。此时此刻,我们一起参加工作这20多年来些许尘封的记忆浮现在眼前,有欢乐、有泪水,有相聚、有离分。但是提起笔却写不出东西来,我们都是很平凡的人,而李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聪明绝顶”,脑门锃亮。

参加工作那年,他被分到汉江局最艰苦的长沙坝水文站,下车后还要步行30里山路,日常生活用品均需肩挑背扛,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根扁担、一双草鞋”的长沙坝精神。李兄以站为家,硬是一干八年不挪窝。八年来,他人变壮了,业务能力提高了,水文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得到了传承,但个人婚姻问题倒是很曲折。远离家乡,测站偏远,一站的“和尚”,平时能碰到适龄女青年的机会都不多,更不用说能“挑三拣四”了。现在想来,在那时、那种境况,婚姻出点故障也在情理之中。

每年末的定线会和成果质量审查会便是我们相遇的机会,大家吃住在一起,其乐融融。我们一起讨论,当然有时会对自己测站成果质量的扣分情况“分分计较”,甚至争得面红耳赤。现在想来,当初我们为啥不能淡定一点。相聚是短暂的,在一起吃的每一餐饭都觉得香,虽没多少酒喝,但席间大家谈的一些生活趣事便是最好的下饭菜。最不舍的是离别,心中总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觉。彼此就要奔赴各自的测站,那里没有灯火辉煌。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测站都没有电,就是有电,也经常停,很是留恋弟兄们相聚时在灯火阑珊的马路边“吃地摊”的放纵,曾经把一条街的地摊的啤酒都喝光了(夜深,商店关门,地摊存酒都不多)。李兄犹善啤酒,但易“脸红脖子粗”。每当坐在返站的客车上,想到兄弟们只有来年此时才相见,想到偏远的测站、弟兄们的家在哪里、将来会有的孩子在哪上学呢?便不禁泪湿衣襟。

峰回路转,十堰水文勘测队成立,李兄分到了住房,他也调到离队部只有30公里远的黄龙滩水文站。娶妻生子,筑巢十堰,他的春天来了。

水文人日子越来越好,一晃到了2010年春天,李兄来电话称他要到西藏工作了。估计要在左贡水文站干一年。他说,本来在黄龙滩站工作挺惬意的,测站条件不错,日子也稳定了。既然让我去,说明领导信任我,这可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尽管孩子才两岁,好在老婆没工作,有时间带孩子,自己可以安心远行。就这样,他在左贡站干到腊月二十几才回来。年后,按照惯例该换人去轮岗了。说来也巧,当时竟然安排不出合适的人选来,就这样,他又杀了个回马枪,在左贡站再干一年。在他心里,“信任”二字值千金!

光阴荏苒,李兄在黄龙滩站过着幸福、甜蜜的日子。如今的黄龙滩站犹如十堰市城郊的高档别墅,环境优雅,空气清新,交通便利,一般人还住不上呢!转眼到了2012年10月,一纸调令,李兄又到河南淅川水文站上班去了。淅川、磨峪湾两站相距40公里,当时两站的水文监测设施还在建设之中,租住民房。听到这个消息,我打心底里佩服他,佩服他勇往直前的精神。是啊,我们长江水文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先进的水文监测设备,如火如荼的水文测验方式方法创新工作,深入人心的单位文化建设等,无不激励着大家向前、向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