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汉江新闻

[长江水文70年·故事]汉江局机关搬迁带来的变化

作者:尹世锋 责任编辑:汉江局网管 来源:汉江局 发布时间:2020-06-17

第一次搬迁

长江委水文汉江局的前身是襄阳水文分站。1953年1月长委会决定将直属水文站改设成沙市、汉口、襄阳三个水文分站。1956年3月,根据全国水文工作会议的决定,撤销襄阳水文分站及水文测量队,成立襄阳水文总站(简称襄总)。1964年5月,为了加强对水文工作的领导,将汉口观测队(简称汉观队)改名为汉江河床实验站(简称汉实站),迁址襄阳。1973年4月,长江委水文局将直属汉江中上游测站、丹江口水库调度实验站及汉江河床实验站小分队组建成丹江口水文总站(正科级),总站机关在丹江口市。至此,汉实站从襄阳到丹江口,是汉江局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搬迁。

丹江口水文总站管辖8个水文站(白河、黄家港、襄阳、向家坪、长沙坝、黄龙滩、新店铺、郭滩)、18个水位站、2个河道观测队,负责陕西旬阳至湖北碾盘山约600公里范围内汉江干流与主要支流的水文测验、水环境监测、水库(河道)观测及研究工作。1994年8月,更名为长江委水文局汉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简称“水文汉江局”)至今。

1973年至2013年40年间,长江委水文汉江局干部职工在汉江两岸及其支流深山峡谷默默坚守,监视着水雨情变化,与洪水搏斗,“迎晨曦送晚云激流飞度,山为友水作伴春夏秋冬”,“乐在其中”,是汉江河水的把脉人,为汉江防汛测报、汉江流域规划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设计及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汉江局围绕丹江口水库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规划设计、大坝加高、精准调水等开展的水文测验、水库(河道)观测及研究工作,从时间、广度、深度及所收集的资料和提交的科研成果等诸多方面,成绩显著、成果丰硕。《测深湿绳偏角改正》被ISO/TC113采纳为国际标准,《低含沙量同位素仪》(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淤滩地形测量新方法的研究》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科技论文约300篇,其中有15篇在国际相关会议上作交流。独立承担《丹江口库区冲淤、浅滩演变研究》《原型观测新技术研究》2个子专题。2008-2009年实施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水道地形测量”项目,在中国测绘学会2011年优秀测绘工程奖评选中获银奖。

第二次搬迁

在上级的关心指导和有关各方的支持帮助下,2013年9月16日,汉江局机关搬迁回襄阳市。这是汉江局发展史上的大事、喜事。

襄阳市踞汉水中游,东西交汇、南北贯通,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城市,现在已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机关搬迁襄阳对汉江局坚持“三点一线(襄阳、十堰和丹江三点,汉江一线)”的发展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更好地服务汉江流域水利工作;有利于更好地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大潮;有利于开阔视野,着眼长远,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开创未来。

在长江委水文局的坚强领导下,汉江局党委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水文事业发展、经济发展和单位文化建设再次步入快车道。

水文事业不断巩固---

防汛测报是水文人的天职,汉江局致力于水文测验方式方法创新、水文测报自动化和信息水平提高,研究解决受工程影响下的水文测验技术工作,所辖汉江中上游及支流的18个水文站、28个水位站及3个省界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的水文测报能力明显提升,先后成功应对2015年、2017年汉江大洪水,为汉江和丹江口水库防汛科学调度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水情信息,同时为汉江流域白河、孤山等5座水利枢纽工程提供了水情预报技术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汉江大洪水,汉江上游自9月1日起,出现8次涨水过程,丹江口水库连续开闸泄洪,给下游防汛测报工作增加了难度。10月4日17时汉江襄阳站水位达66.52米,水位不断上升,直逼警戒水位。按照《襄阳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水位达到或有可能达到警戒水位67.0米时,防汛应急响应级别将由当前的Ⅳ级上调至Ⅲ级。关键时刻,4日17时30分,襄阳市紧急召开防汛会商会,汉江局应邀派人参加会商。会上,汉江局根据监测预报成果,明确给出不会超过67.0米的意见,被襄阳市防办采纳。5日6时,襄阳水文站水位66.78米,8时峰顶水位66.79米,精准的预报,为地方防汛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受到当地政府的好评。

与此同时,通过技术进步,水文巡测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汉江局所属十堰分局、丹江口分局和襄阳分局对所有水文站开展“巡测优先、巡驻结合、应急补充”的水文巡测管理。全面实现水文巡测管理新模式,不仅是水文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改变了长期固有的“以站为家”的驻守模式,原来分散在每个水文站甚至水位站的职工,都集中到了分局上班,进一步优化了人力资源,为分局建设多面手、复合型的职工队伍提供了基础,也让分局通过人力资源的合力调配,有更多的人力开拓服务领域,推动水文事业和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对水文职工来讲,更是彻底解决了基层水文职工长期以来的两地分居、子女上学就医就业等难题,让职工安居乐业,生活工作的幸福感明显增强。

水文经济取得历史性突破---

汉江局机关在丹江期间,汉江局经济发展受地域等因素制约,发展慢、困难多、压力大。搬迁襄阳后,汉江局干部职工进一步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融入市场,在汉江局党委的带领下,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全局推动经济发展的士气得到极大提升,全局上下敢闯敢拼的勇气和干劲得到激发。

2015年,汉江局积极拓展西部市场,通过各种渠道广交朋友,积极参与山洪灾害、水平衡测试、地下水监测等市场招投标30余项,拜访潜在客户20余家,邀请业主到访近10家。通过多渠道拓展、多方式运作,使多方关系得到建立与恢复,取得了经济发展的显著突破,签订合同额突破5000万元。当年,水文职工不惧严寒酷暑,许多同志转战野外超过200天,甚至长达300余天,涌现出很多先进事迹和优秀典型,水文职工扎实的作风赢得了有关方面的充分认可。

近年来,汉江局立足实际,发挥优势,锐意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了许多新突破:承担了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独立完成水平衡测试,开展水资源论证,走出国门开展水文河道观测,承担国家地下水水质监测工程。

截至目前,汉江局经济发展一年一个台阶,服务市场需求的能力越来越强,业务范围也不断拓展。新增了服务河湖长制、河湖划界、排污口设置论证、采砂实施方案编制、污染源普查、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中线干渠流量计率定等多项水文服务工作。

单位文化建设硕果累累---

搬迁襄阳后,按照长江委水文局提出的单位文化建设目标,结合汉江局实际,汉江局提出了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的工作目标,并坚持稳步有序开展。

2015年以来,汉江局干部职工按照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和湖北省文明单位创建体系要求,齐头并进,广泛发动、积极参与,通过完善机构、落实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主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各司其职、全员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了文明科室、文明家庭、工人先锋号、模范职工之家创建,营造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创建氛围,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水利精神、长江委精神和长江水文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我们的节日”传统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文明风尚在全局蔚然成风,有力地推动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通过争创,在2017年分别获得“全国水利文明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称号。

水文汉江局机关的两次搬迁,带来的巨大变化,取得的明显成就,是长江水文积极服务水利事业发展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水文作为水利的基础,履行“耳目”“参谋”作用的具体体现。

70年峥嵘岁月辉煌豪迈。展望未来,新时代新追求。汉江局党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治水思路,按照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和新阶段治江工作定位要求,围绕“补短板、强监管、优服务”主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断争取新业绩,为推动长江水文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