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汉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长江委汉江局) ,是隶属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的完全公益性正处级事业单位。机关位于湖北省襄阳市。
长江委汉江局成立于1952年,是为汉江上中游干、支流综合治理、防汛抗旱、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等开展水文站网建设、水文水资源监测、水环境监测评价以及辖区内重大突发水污染、水生态事件的应急监测等工作的专业水文机构。在陕西、河南、湖北、四川四省20个县市境内设有25个水文站、28个水位站、20个雨量站、1个水库蒸发站,34个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3个水生态监测断面、丹江口水库上游水质自动监测站6个,布设河道勘测断面427个,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文水质监测站网。
长期以来,汉江局广大干部职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汉江流域规划、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为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丹江口、王甫洲等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收集了长系列的水文基本资料、提供了大量的水文、河道、水库泥沙、水环境监测等科研成果。先后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及“973”等科技攻关项目,提交论文成果30余篇。负责主编了《水文缆道测验规范》《泥沙颗粒分析手册》等行业规范。发明的同位素低含沙量仪和测绘无人立尺技术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自行研制的水文缆道偏角干(湿)绳改正系数国家列为国颁标准,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用。在丹江口水库的对比观测研究方面,大量成果应用于三峡工程设计。
汉江局拥有国家甲级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证书,于2003年通过了IS09000:2000质量体系认证,水环境监测是国家计量认证合格单位。目前,下辖十堰、襄阳、丹江口3个分局、1个河道勘测中心、3个管理部门和4个业务科室。
1、组织管理或协调汉江上中游干、支流水文工作,根据授权,参与相关水文行业管理。
2、按照规定和授权,负责辖区内水文和河道监测站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负责辖区内水文基本建设规划的编制。承担相关水环境监测站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承担辖区内水文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3、按照规定和授权,负责辖区内水文、河道及地下水监测工作,负责辖区内重要水域、直管江河湖库及跨流域调水的水量水质监测工作。承担辖区内相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监测工作,承担辖区内重大突发水污染、水生态事件的水文应急监测工作。
4、负责制订所属水文站的测报方案,收集辖区内防汛抗旱的水文及相关信息,根据授权,发布水文情报。
5、负责相关水文、河道、水环境等基本资料的分析、整编和审查工作,开展新技术、新仪器的研制、推广和应用;参与流域水资源公报、泥沙公报的编制工作。
6、承担辖区水质分析、评价和研究工作,开展辖区内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库、湖泊等河势演变基本规律的实验和分析研究。
7、开展辖区水文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分析研究工作。参与辖区内有关水利水电工程的水文设计工作。
8、承担上级交办的其它事项。

汉江局水资源论证甲级资质证书

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单位水平评价证书

乙级测绘资质证书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评审会现场
从《长江水文网》获悉,我局职工徐斌创作的水文原创歌曲 《我为江河把好脉,我为长江站好岗》获水文局《长江水文之歌》征集作品二等奖。
9月12日,水文局召开《长江水文之歌》歌词评审会。会议特邀湖北省文联秘书长彭华、湖北省音协副主席贺沛轩、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刘翔、长江工会原常务副主席陈功奎、长江委离退局副局长李进,新闻中心乔桥处长参加了评审会。
水文局副局长徐剑秋出席评审会并讲话,他指出,创作《长江水文之歌》是传承水文精神,体现水文风采,彰显水文奉献的需要,水文局党组高度重视,把征集、制作、唱响《长江水文之歌》作为2017年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大江上下水文职工的积极参与,共收到16篇参赛作品,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手法讴歌了长江水文支撑作用和奉献精神。我们要认真评审歌词,在此基础上努力完善,精心制作有水文特色,有一定艺术品味,能够传唱的《长江水文之歌》。
评审专家们对每个作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评审出一等奖一篇、二等奖二篇、三等奖三篇。其中,我局职工荣获二等奖。
建议使用IE1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1140x900分辨率观看本网站
              汉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版权所有 鄂ICP备 11015656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479号